2011/01/27

一家三代都驗錯血型 險釀家庭風波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苗栗市範姓人家四口人都是O型,長子捐血卻驗出特殊血型B亞型,血型陰錯陽差,險些引發“家庭革命”,新竹捐血中心查出,原來範姓男子3代都因驗血烏龍,B亞型都被錯驗成O型。


高中三年級的範家長子剛滿17歲,日前捐血報告寄到苗栗市住處,結果讓全家都傻眼,原來一家四口人都是O型血,怎麼血型是“B+”(B型血的RH陽性)?


家人懷疑是報告書血型誤植了,當天向新竹捐血中查證,發現捐血的長子是特殊血型的B亞型,很有可能是家族遺傳,安排父親到苗栗捐血站抽血送請檢驗,結果最近出鑪,也是B亞型。


後來繼續追蹤,範家3代都是特殊血型,一開始全部都驗錯,險些造成誤會,全家人才釋懷。此外,新竹捐血中心主任楊炳炘說,早期的載玻片驗血法,確實可能發生誤判血型,A亞、B亞、亞孟買型特殊血型,都可能被誤判成O型血,但三代都驗錯,確實少見。


延伸閱讀: 分享本篇文章

特殊血型分類名稱

血液型分析
分析的原理是抗原和抗體產生凝集反應()而得以決定其抗原種類和血液型。目前已知的血液型種類有16種之多,分別為ABH型、Rh型、MN型、P型、Q型、E型、V型、S型、T型、Kell型、Duffy型、Kidd型、Lewis型、Lutheran、Colton及Dombrock等型。刑事科學的血液分析,其方法必須呈血跡狀態存在後數小時,甚至數日仍然可以偵知其型者,因之目前在刑事科學曾被使用過的分析型僅六種分型而已。這六種又以ABH、Rh及MN最常被使用。


ABH型以ABO三種遺傳基因,每一血液由兩種基因組合而成,其表現型有A、B、O、AB四種;Rh型之抗原有(D、d)(C、c)(E、e)六種,相異的三種抗原組成一個遺傳基因而得(CDE)、(cDE)、(CdE)、(cdE)、(CDe)、(cDe)、(CdE)、(cde)等八種Rh型;MN型由M、N兩種遺傳基因組成M、N、MN三種血液型;P型由P、p兩種遺傳基因組成PP、Pp、pp三種基因型態,表現出P、p兩種血型;Q型有Q、q兩個遺傳基因組成QQ、Qq、qq組成三種基因型,表現型為Q、q兩型。同理E型有E、e兩種表現型,V型有V、v,T型有T、t表現型;Kell型有KK、Kk、kk三種基因型;Duffy型有Fy(aa),Fy(a b)及Fy(bb)等基因型,表現型為Fy(a+b+),Fy(a+b-),Fy(a-b+),Fy(a- b-)等四種;Kidd型有Jk(aa)、Jk(ab)、Jk(bb)三種基因型,表現型為JK(a+b+),JK(a+b-),JK(a-b+)等三種。Lewis型之表現型有Le(a+)及Le(a-)兩種。


延伸閱讀: 分享本篇文章

特殊血型不是私生子

小陳血型O型,但他父母分別是AB型和B型,理論上,不可能生出O型的孩 子;因此,在確定血型檢驗無誤後,他一度以為自己並非父母親生;直到一 次捐血前檢驗發現,自己他的血型其實是B型中少見的亞型Bel,但表現則近 似O型,這才讓他對自己身世的疑問如釋重負。像小陳這樣的特殊血型,這 些族群不僅血型特別,如果沒有充分告知,輸血時一不小心,可能引發溶血 危險。
 

血型和星座是年輕人的熱門話題,成為大家了解不止;但少有人知道,血 型的分類其實不止A、B、O、AB四種,還有少數的族群是屬於A型、B型的次 分類,他們的血型名稱也很特殊,可能是Ael、Bel、A3、B3等奇怪的字母加 數字的組合。
 

血型種類的繁多,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像B型的亞型就有B3、Bx、Bm、 Bel等種類,A型則有A1、A2、A3、Ax、Am、Ael等種類。此外,特殊血型的 分布有地區差異,像台灣出現Am、Ax、A3、Bx等次分類的機會都很少,而西 方國家少見的B3,在亞洲、尤其台灣出現的機率則較高,在台灣依統計資料 顯示,出現B3的機率約是萬分之4,Ael有18個、Bel也有8個;這些血型在一 般驗血時表現類似O型,常被誤認,如果這些人需輸血,一不注意就可能發 生輸錯血的溶血危機,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


特殊血型又稱稀有血型,例如A亞型、B亞型、A亞孟買型等。一般血型依 紅血球抗原分成A、B、O、AB型,A型帶有A抗原、B型帶有B抗原,O型不帶抗 原,AB型則同時具有A、B抗原;此外A型血會帶有B抗體,B型者帶有A抗體; 因此在驗血時一般以A抗體血清測試帶有A抗原的A型血會有凝集反應,以B型 血球測試A型血中的B抗體也會凝集,但A亞型(例如Ael)的A抗原表現不明 顯,以帶有A抗體的血清測試時沒有凝集反應或是反應不明顯,常誤判為O型;而B亞型(例如Bel)的B抗原表現不明顯,檢查時一樣容易誤判。這些 特殊血型需經特殊的鑑定方式才能確認,輸血時也應特別注意,但現在一般 醫院輸血時,通常會進行交叉試驗,也可篩檢出特殊血型者,避免錯誤產生。


延伸閱讀: 分享本篇文章

罕見特殊血型

我們所說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紅細胞所含有的抗原來分型的。 192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病理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如果按血液中紅細胞所含抗原物質來劃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輸血而頻頻發生的血液凝集導致病人死亡的悲劇。
具體的區分是,以人血液中紅細胞上的抗原與血清中的抗體來定型。 一個人紅細胞上含有A抗原(又稱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體(又稱凝聚素)的稱為A型;紅細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的稱為B型;紅細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無抗A、抗B抗體的稱為AB型;紅細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體稱為O型。


19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向全球推廣認同和使用A、B、O、AB四种血型,這也就是傳統的ABO血型分類。 由於在血型發現和分類上的貢獻,蘭德斯坦納獲得19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並被譽為“血型之父”。
但是,隨著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們發現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 1940 年蘭德斯坦納和韋納又發現了Rh血型,到1995年,共發現23個紅細胞血型系統,外加一個低頻率抗原組、高頻率抗原組和尚未形成體系的血型集合,抗原總數達193個。 後來法國的道塞特於1958年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佈112種HLA特異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達503個。 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後陸續被發現。


所以粗略地講,人類現在的血型分類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統。 而在今天,在生活和醫療中應用最廣的當然要數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兩者與輸血者妊娠密切相關,後者與器官、骨髓和乾細胞移植密切相聯


以中國人口有13億多,4种血型,平均一种血型有3億多人,為什麼如此眾多的人只擁有一种血型? 血型到底是個人的特徵,還是集體、種族的特徵? 有分析認為:


O型血在人類學上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血型,也叫做狩獵血型;
A型血是第二種最多見的血型,其祖先是最先從事農耕作物的,也叫做農耕血型;
與O型和A型相比,B型卻是人類學上較晚出現的血型,這類人是最早習慣於氣候和其他變遷的游牧民族,也叫做游牧血型。
AB型為最晚出現、最稀少的血型,佔總人口不到5%。 這類人擁有部分A型血和部分B型血的特徵。


在中國北方長城的兩邊,匈奴、突厥、鮮卑、女真、契丹、西夏等等古老游牧民族,肉食為主,B型血佔了大多數。 現在蒙古、滿族中B型血佔40~60%;
湖北湖南人、廣東人、福建人、江浙人等等苗瑤壯侗語族各民族,素食為主,A型血數量呈上升趨勢,估計30~60%;
在長江流邊,AB型血是比較常見的,但數量非常少,歷史上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雜而成的。
在中原地區,陝西人、山東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O型血占主要地位,估計40~55%。


在整個漢族中:
B型血佔20%,主要是由匈奴、突厥、鮮卑、女真、契丹、西夏融入於漢族的血液中造成的;
A型血佔40%,主要分佈在南方,是由楚苗南蠻等古老民族融入華夏集團演變而來的;
AB型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雜而成的。


O型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最早血型,主要分佈在中原地區,血緣來源是黃帝集團和東夷集團。 人類血型的發現已有100年的歷史。 早在1900年維也納大學的Landsteiner就發現了人類ABO血型系統,從此各國學者開始了血型研究。 100年來,相繼發現血液中各种血液成份都存在各自的型別。 A、B、O、AB血型是對紅細胞上的ABO系統而言,其實紅細胞上還有Rh、MN、P等20多個血型系統。 此外,血液中的白細胞、血小板、血清蛋白、紅細胞酶等各种血液成分都有自己的血型。 目前發現的血型抗原已有600多種。 除了同卵雙生子外,在人群中很難找到兩個血型完全相同的人。


延伸閱讀: 分享本篇文章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